10个项目加速人工智能场景落地 三年内建成30个应用场景
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街道、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在经开区将逐渐成为现实。10月1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认定,将进一步加速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产业呢?经开区的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如何?远期,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人工智能产业图景?
人工智能成产业转型升级引擎
什么是人工智能?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诞生。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所在。21世纪以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三大核心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人工智能第一次将实验室技术带进生产实践,产业复兴步伐加快。
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56亿美元左右,预计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220亿美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年均增速接近65%。从人工智能产业链看,大致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环节。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自2015年后密集发布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部署。2018年,科技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经过近年来的规划部署和政策引导,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形成了以北京、长三角、广东为主的三大聚集区,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其中,北京人工智能企业占比40%。整体上看,我国人工智能形成了以互联网巨头企业为主导,各通用技术公司密集分布的产业发展格局。
当前,北京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以技术产业化为导向,集汽车自主智能系统、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应用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人工智能产业在经开区高精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逐步提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北京经开区为什么要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呢?建设基地是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要求,是落实北京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创新的战略任务,是顺应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部署的战略选择,也是培育升级版经开区产业发展势能的战略路径。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承接“三城”重大成果转化,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培育面向未来的战略引领产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产业化基地优势为人工智能筑基
为什么经开区能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家底”如何?有哪些特色和产业优势呢?
作为“三城一区”主平台,经开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在技术方面,经开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目前,经开区人工智能及融合应用相关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300家,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10余家。从不同领域的分布情况看,基础层企业20家,技术层企业30家,应用层企业超230家。
比如,赛莱克斯MEMS物联网核心传感器芯片全球领先,豪威科技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全球第二,京东无人科技进入应用阶段,安普德5G通信芯片和中船重工无人机系统行业领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落户,成立北京市5G研究院,逐渐形成全链条的高智力密集型人工智能集群。
在人才方面,经开区是全市重点智力密集区,同时,还搭建了26家国家级研发服务平台,市级研发服务平台50家等。聚焦至人工智能领域,现已形成以AI技术创新为核心、基金投资为资本纽带、专业科技服务为链接支撑、AI商业中心为应用带动的政产学研用生态创新体系。
在区位方面,在经开区规划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集中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具备开展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场景应用的先发优势。此外,经开区还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特色园区建设,空间集聚发展效益逐步显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以技术产业化为导向,集汽车自主智能系统、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应用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经开区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实践,如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完成经开区智慧井盖布局、搭建5G网络环境、推动智慧工厂建设等。
将建3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通过认定,为经开区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确立了目标,未来,这个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将建成什么样呢?
依照建设要求,利用3-5年时间,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升级先行区、智慧城市智能科技应用示范区、人工智能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区、智能产业孵育生态区。该产业化基地将担负承接国家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突破、建设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培育生态等具体任务。
根据既定的任务,在智能制造领域,经开区将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升级行动计划,以设备网络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信息化为导向,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系统提升区内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深度应用场景,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布局以智慧园区、智慧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加速推动人机协同成为主流生产和服务方式。积极提升“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支撑。重点支持布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围绕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
在公共服务领域,依托经开区5G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布局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超高清视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5G智慧城市的标杆与示范。
在生活服务领域,把握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广泛渗透应用的新趋势,集中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商业、智能安防等领域的3-5个深度应用场景,促进多个领域的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为居民提供精准化、高品质的智慧服务,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抓好落实,经开区还根据区域实际情况,以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街道、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工地、智慧仓储、智慧银行、智能汽车等1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确保基地建设成效。比如,智慧交通领域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将选取亦庄核心区全域,建设网联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云控平台的数据整合和应用开发,提高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和交通服务管理水平,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研发-测试-运营”的环境支撑。智慧城市领域的“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感知平台”项目,将通过“统筹共享、一杆多用”的顶层设计与集成实施的相关智能硬件,为5G网络深度覆盖、车路协同、城市安全管理、环境监测提供智慧化泛在载体。智慧工厂领域的“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工厂”项目,聚焦“高端、智能、生态、数字化”未来规划发展需求,建立IT(系统)和OT(设备)连通的数字双生工厂,实现研-产-供-销系统集成。
为确保效果,经开区还制定了详细的基地建设主要措施及保障手段,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21年底,基地空间建设和场景应用初具规模,新技术、新产品在经济社会主要领域得到深度融合应用。2023年底,形成30个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场景,初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