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1日实施以来,经开区博兴街道便在辖区内大力推进垃圾源头化治理,设置四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建设“花园式”垃圾驿站,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台账,安排专人做好桶前值守,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多项活动,让辖区居民深入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推动垃圾分类,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条例》实施之后,我们小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总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其他垃圾总量明显下降。”博兴街道经开·壹中心物业相关负责人拿着台账向记者介绍道。在台账上,记者看到,今年1月,壹中心垃圾总量为17228.38公斤,其中厨余垃圾为3015公斤,可回收垃圾为1152.6公斤,其他垃圾为13056.9公斤,有害垃圾为3.88公斤。到了10月,垃圾总量为19127公斤,其中厨余垃圾为7566公斤,可回收垃圾为2295公斤,其他垃圾为9260公斤,有害垃圾为6公斤。《条例》实施前后相比,生活垃圾在总量没有太多增幅的情况下,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有了明显增幅,其他垃圾出现了明显下降,充分说明《条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起到了促进绿色环保生活的积极作用。
“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进一步做好分类工作。”博兴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条例》实施以来,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用“绣花功夫”不断摸索,积极稳妥地推进“撤桶并站”、落实全程“桶边指导”,街道13个小区由原来的329处投放站点撤并为31处,各小区还实行了“定时投放”,志愿者、文明巡查队等力量不分昼夜,对不守规定乱投乱放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劝导,对个别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党员骨干登门入户进行教育,或是联系其工作单位协助教育。截止到10月底,博兴街道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居民参与源头分类率达到95%,分类正确率达到91%,其中经开·壹中心小区全体居民已养成自觉在家分类的习惯。
此外,街道按照北京市垃圾桶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给各小区建设了垃圾“驿站”,每个“驿站”按照“四有”+“三选配”标准全部落实到位。
在经开区壹中心小区内,记者看到,驿站内清晰地划分了消毒区、清洗区、工具区,整齐摆放着厨余、其他、可回收、有害四类垃圾桶,为保证驿站内的照明和空气的清新,驿站内还装了吸顶灯,摆放了绿植,与驿站防雨棚的风格相得益彰,在驿站外部,还配有洗手池、垃圾分类指导图及驿站服务信息,让垃圾分类方式和驿站服务时间一目了然。
“垃圾驿站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设施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场所,更因绿植的装点,成为小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居民刘先生向记者说道。
《条例》出台半年以来,经开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以服务促成效是博兴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博兴街道将继续秉承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垃圾分类驿站的建设和硬件的投入。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和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培训,不断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辖区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