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景宁县召开全县档案工作会议暨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省级试点动员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雷应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介绍了近年以来档案、党史工作成效。一是真抓实干,通过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基层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档案业务基础不断夯实。二是稳扎稳打,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档案硬件基础设施升级,档案信息安全不断提升。三是优化创新,抓好口述建档、档案接收与征集工作,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档案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整合资源,巩固史志书籍编写、景宁志书、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等工作,党史方志职能不断显现。
会议强调,要不断巩固发展成果,继续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大赶考精神,高质量推进档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省级试点工作。一是规范推进基层档案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档案工作网,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行政村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数字化工作。二是推行完善“村档乡管”工作机制。健全和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村民提供切实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农村基层组织的档案资源。三是积极构建民生查档网络平台。打通基层馆室档案数据互享,解决数字档案馆与数字档案室因网络物理隔离造成的信息壁垒,确保查档全覆盖,实现县域内“一馆查档、百室联动”。
会议指出,要努力实现新时代档案工作新作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档案工作责任感。要深刻认识档案、史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论述作为攻坚克难的金钥匙,扎扎实实做好档案、史志工作。二是创新思路、全面落实,切实推进档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要将“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省级试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使档案工作真正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三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提升《中国共产党景宁党史》三卷编纂业务能力提高站位。不断坚持党史姓党,以史鉴今,思想、体例、著述、资料、方法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使党史专题具有真实的史料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