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经开区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要勇担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全力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产业发展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精准分析世界大变局下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抓住世界变革及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经开区的产业特点,落实好产业布局;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动力,增加赋能,指引方向,提供发展模式;我们要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视野,布局规划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要有国际国内的全局观,要有把产业链发展放在国内国际的大循环中的长远眼光,要站在立足京津冀地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更高站位上,要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体现中国模式的产业体系为目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从多角度思考与入手,我们要从产业基础高级化、关键环节安全可控方面推进产业链安全稳固,从产业链协同化、国际化以及产城融合化发展带动转型升级,从产业链智能化赋能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转化,最终,达到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世界正经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增加,在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产业链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美贸易摩擦走向更加复杂的形势,并可能成为常态化。国际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愈加激烈。疫情影响下,产业链全球化的趋势受到威胁。由此来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是应对国内外宏观局势风云变幻的重要举措,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经开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紧抓全球疫情特殊机遇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我国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特殊机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产业链创新存在短板,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与我国疫情控制的卓著成效,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全球地位提供了特殊的机遇。2020年我国贸易量不降反增,据海关统计,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增长4%,创历史新高。这显现出了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为我国贸易开拓了市场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红利,抓住机遇,针对性地恢复供应链和推进供应链战略调整,提升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重塑我国产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顺应经开区产业发展要求
北京经开区已挂牌北京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北京经开区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大机遇。经开区要深刻认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精神与部署,打造首都“三城一区”创新发展平台,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经开区应紧扣“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中心、首都东南部区域创新发展协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宜业宜居绿色城区”的战略定位,围绕“四以”“三坚持”战略思路,即: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为提高产业能级和制造业发展水平,牢固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紧抓“六大”着力点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基础高级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基础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已经不单是产业技术、零部件和材料,还应涵盖新型基础设施、基础软件、政策生态、人才梯队以及标准体系等内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产业基础能力方面,比如,我国的基础设计软件、研发设备和工业数据等基础研发能力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的高端数控机床高度依赖进口。产业基础高级化意味着要形成对产业现代化的高标准保障能力。具体地,应加大对基础零部件检测平台的构建、加强对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强化产业内企业的协同,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为适应智能化发展,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提高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供应链平台的数字化水平。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产业链产业平台协同上下游企业,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推进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二)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化
产业链现代化应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安全可控。产业链安全是应对国际复杂环境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产业供应链,使其具备较强的韧性和灵活适应能力,产业组织分工有序和高度协同,空间链区域布局合理、相得益彰,技术链与产业链集成创新,价值链迈向高端,产业配套完整,推动链式网络化发展,形成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动态均衡。经开区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要在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安全可控。一是紧抓“疫后”全球经济和产业链重构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以下简称“四大主导产业”)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基础能力短板。补齐短板的主要方向是扶持企业成长为生态主导企业,以及培育核心零部件企业。二是以解决先进制造业领域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目标,推动数字产业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牵引带动四大主导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协同创新网络。
补“短板”,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第一,要注重国际和国内合作创新相结合。深入推进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科技创新合作,瞄准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精准集聚与联动国内外创新资源参与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研发。基于北京高校资源与研发优势,联合相关机构建立科创中心,并设立创新发展基金,鼓励相关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让创新跑出“加速度”。第二,要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创新。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三)着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化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要加速高质量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一是紧抓“十四五”战略机遇期,加强对“疫情”压力测试下凸显出的产业链薄弱环节强链与补链,提高产业链韧性和联动能力,在经开区以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协同网络,形成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整体支撑。二是强化“三城一区”协同合作,发挥经开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布局,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经开区转化为实体经济,推动“三城一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格局。三是加强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的联合评估与产业图谱绘制,明确具有协作基础和产业集群效应的产业领域,以经开区为引领联合加快园区共建,以共建园区为平台,带动区域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配置,打造上下游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供应链高效集约的产业生态集群,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形成区域统一市场,为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和能级提升提供保障。
(四)着力提高产业链国际化
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推经开区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的启动,增强了经开区的政策赋能,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叠加优势,加强产业链的国际化。一是建设良好的对外开放市场环境,鼓励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国内行业独角兽企业以及研发、制造、销售、贸易、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在经开区布局。二是建立境外律师事务所和国际商事调节中心,保障跨国公司和境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吸引跨国公司和推动境外产业布局。三是探索共建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园区,确保“六稳”工作顺利开展,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支点。四是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对标国际一流开放标准,提高经开区对外开放水平。五是以全面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为前提,积极与其他区域合作、共同抱团出海,构建以国内为重的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六是推动供应链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与主要贸易伙伴形成产业链安全联合声明,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安全体系。七是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提高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的能力。支持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以及核心企业在全球加快构建营销网络和渠道,提升参与构筑产业链的主动权,增强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五)着力促进产城融合化
产业以城市为基础,城市以产业为保障,进一步促进产城高质量有机融合,实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发展,助推经开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是依托先进制造业,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科学谋划城市空间布局,精心做好城市设计,打造各具特色、疏密有度、功能综合的城市组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城市空间。二是加快推进5G、宽带、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合新基建发展的城市环境,做到智慧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三是以产城融合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并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助推服务型制造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升级发展。四是经开区应持续深化区域土地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空间统筹机制,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构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以及信创技术体系,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六)加速产业链发展智能化
智能化赋能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深度融合与渗透为主线,促进各领域中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并由此催生出创新应用新模式和新业态。
丰富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建立智能技术应用示范区。在这一轮智能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经开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应用场景较为丰富,目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电子商务、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等领域均有一些应用,但是潜力还有待挖掘,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场景还能更加丰富。要从丰富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新兴智能产业集群等方面着手。以构筑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阵地等重大需求,积极对接市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率先建设一批城市级、区域级的跨领域、综合型应用场景。推动建设常态化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展示与集中应用场景平台,大力支持开展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着力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主导产业的真实场景应用。
大力发展新兴智能产业集群,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新兴智能产业集群既包括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在内的新兴智能技术产业,也包括了智能交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医疗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应用产业。经开区的四大主导产业决定了其拥有大力发展新兴智能产业集群的良好环境,但其应用场景单一,技术研发特别是在芯片领域,存在较大短板,自主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首先,经开区应统筹智能技术产业和智能应用产业协调发展,致力于补短板、促协同,重点完善产业生态,这将有利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兴智能产业集群;其次,经开区智能应用产业发展,要结合制造业特色优势,重点促进现有产业集群向智能化方向升级。目前,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已经形成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下一步政策要鼓励和引导这些集群内的企业重点应用智能技术的创新成果,大力发展新型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提供智能服务,进一步转型升级为智能产业集群。要特别重视利用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推动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规模化定制等生产方式变革,依托行业和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提升分工协作水平,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支持智能创新型企业发展及融合。要发展壮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要以强大的智能制造业技术向各领域深入融合,以创新应用为重点,发挥出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功能。要强化新增产业项目的快速落地,构建一批承载产业发展的厂房基地,支持运营商依托现有楼宇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配套的促进产业链智能化发展企业集聚区。
三、优化保障机制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优化集聚创新人才政策体系
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的需求相结合,探索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吸引政策。一是积极出台人才政策,重点引进高端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四大主导产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鼓励高端人才在经开区创业。二是大力引进国外高端人才,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推进国际化人才在经开区落户,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流程,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健全一站式服务流程。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人才安置政策,妥善解决外籍人才在华生活居住涉及的子女教育等问题。三是支持企业建立专家研究室,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强化对产业迈向高端进程中“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科学攻关。四是给予顶尖人才团队项目资助、金融扶持、成果转化资助、医疗保障等,增加北京经开区对高端人才的“黏性”。构建完善全领域、阶梯式、多维度的人才培育、服务、激励政策体系,并聚力引进领军型的战略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专家、运营专家、管理专家等高端人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五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建立激发创新人才积极性和市场主体创新力的科技管理制度,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二)实施优化金融资本配置改革
优化金融资本配置,拓宽融资渠道。首先,经开区应加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企业股权、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科创板的作用,为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实施有利于风险投资机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技术与资本市场的深层次互动。加强对企业研发阶段的金融支持,对开展创新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要素激活传统要素,以“智能+”提高金融资本配置效率。其次,经开区应发挥好政府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区内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通过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围绕核心主业开展股权投资和并购业务,并强化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推进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使金融赋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三)着力完善产业治理体制机制
通过完善产业治理体制机制,为北京经开区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保驾护航。一是强化经开区城市建设管理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及相关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深化金融、土地、能源等要素市场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保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共享要素资源。三是坚持小政府、专业化改革方向,构建优化协同高效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机构。四是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切实降低产业项目落地综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