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5-194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家要闻
履职尽责 共商国是 关注档案 凝聚共识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涉及档案工作的建议摘编
来源:2020-06-03 11:39:252037次

◆推进全国烈士陵园档案信息化建设

据《检察日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频率广播剧创作室主任吕卉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开境外烈士陵园的统计整理和烈士安葬信息,推进全国烈士陵园的烈士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全国烈士陵园相关信息及安葬烈士的电子信息登记,并做到信息数据全国互通共享。吕卉表示,据民政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直接战斗牺牲的人数为18万3108人。其中,大约有18万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中国政府在朝鲜建设了8处志愿军烈士陵园。2013年中华英烈网的开通给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烈属开辟了祭奠亲人的新渠道。近年来,政府重新修缮了一些朝鲜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但修缮后的烈士最新完整信息没有及时发布到中华英烈网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英烈数据库。国内的很多志愿军烈属,有的是70多岁的烈士子女,有的是一家几代人接力,一直在寻找亲人的安葬之地。她认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和平年代更需要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志愿军烈属祭扫的补助政策,从经济和渠道上给予志愿军烈属支持和帮助。

◆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学生健康档案

据《信息时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建议,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学生健康档案,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李杏玲认为,健康体检目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新生入学前的必要环节。然而,这些体检均是分学段进行,且注重体检的阶段性而忽视其连续性,注重层次性而较少研究其整体性、动态性,缺乏衔接与贯通。李杏玲表示,当前,学生健康档案是不衔接、不连贯的。学校有必要对每位在册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让教师能够根据特殊学生的健康水平,在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方面区别对待,对其开展适宜的体育运动,保障其安全。李杏玲建议,在学生每个学段入学时,由国家设立统一的检测项目和标准,适当扩大体检项目的覆盖面,指定医院,由学生家长带孩子自行去医院体检,确定学生的健康状况;检测标准中除正常的体格检查,应设置心、肺等器官功能检查项目。学生体检表和相关健康状况证明随该生学籍卡一并装入学生档案,并与其他资料一起存档。此外,学生健康信息还应存入电子学籍档案,通过学籍系统设置端口与医院对接学生体检信息。当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隐患时,应在电子学籍档案中有所提醒,引起学校的重视。

◆为老龄人口建立疫苗接种档案

据《新京报》全国政协委员、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老龄人口疫苗接种提升总体健康水平的提案。她建议,建立老年人疫苗接种的规范机制,为老年人免费提供重点疾病预防性疫苗接种,通过加强我国老龄人口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整体接种率,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针对老年人常见多发且医疗负担重的疾病,相关部门应将相应的预防性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由政府统一采购,按照自愿接种原则,免费提供给老年人接种,快速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同时为老龄人口建立疫苗接种档案,促进相关健康管理。冯丹龙认为,开展疫苗接种是预防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发病的手段之一,我国老年人疫苗预防接种方面存在着疫苗防病认知率低、预防接种体系不健全、专属疫苗少等问题。因此,她建议,加快老年人专属疫苗审批,特别是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高价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督促带状疱疹疫苗供应;加快老年人专属疫苗的审批审评速度,包括给予审评绿色通道等;相关部门可制定“老年人急需疫苗品种目录”,通过配套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相关疫苗的研发上市。

◆建立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

据《经济参考报》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如何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素明表示,打破医疗健康信息“孤岛”已成为当务之急。他建议,建立“实名制”全国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覆盖全体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云平台,大力推动全域性健康医疗网络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新兴业态发展。周素明表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公民健康权利的重要载体,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大数据云平台能够便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其患病背景,准确作出临床决策;对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此外,还有助于有关部门全面掌握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准确实用的卫生保健、医疗保险计划,节约了时间、费用与社会成本。然而,目前各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地区仍存在数据不完整、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难以实现标准化管理。对此,他建议成立政府主导下的专家团队,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规范。

◆开展大运河文献档案资料普查登录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建议,及时开展大运河文献档案资料的普查登录工作,特别要对每件文献档案资料的保存状况作出科学评估,以此作为抢救保护研究的依据;部署开展大运河全流域专项地上地下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工作,并将相关资料及时组织整理出版。2019年,张自成实地调研了一些运河专题博物馆和特色小镇,发现文物展品和文创产品匮乏,展览内容单调重复、缺少吸引力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都是源于对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不够。张自成表示,大运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历代治水思想、工程、河务、漕运、运河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等。据初步了解,现存与大运河相关的档案资料有1.5万多件,其中我国大陆地区有1万多件,我国台湾地区有4000多件,欧美地区有几十种明清运河舆图,还有一些数量不明的民间文献。这些文献档案资料只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工作尚未展开,底数还不清楚。张自成还建议,适时启动大运河文献档案资料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并整合资源,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查询利用。

◆建立劳务工人档案,加强劳务工人管理

据《中国县域经济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致公党中央建议,参照干部档案管理形式,为劳务工人建立档案,让劳务工人管理有据可循;同时,整合各类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分包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协会及相关招聘网络等劳务人力资源数据,完善劳务工人档案资料,构建劳务用工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劳务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经综合调研,致公党中央发现制造业中小企业机器代替人工较为常见、数字开发与应用普遍、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加大。同时,制造业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劳务工人流动大,技术和管理类人才留住难、留人成本高,环保类人才紧缺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对体制外的劳务工人和中高端人才管理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制造业中小企业用工负担。致公党中央还建议,在各行业全面推行用工实名制,加强工人流动性管理、个人信用管理和道德约束,将用工数据与大数据平台对接,并实时更新,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身利益,为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理提供支持。

◆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

据《陕西日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建议,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各社区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并进行管理,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医疗保健等基本服务。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规范管理,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针对老年人群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事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发展养老、托幼服务。徐立平表示,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主体多元、服务多样、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将会不断完善。

◆规范学生视力档案

 据人民网农工党中央今年提交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提案。提案指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2018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部分区域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四年级超过60%,八年级超过80%。因此,加快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已迫在眉睫。为此,农工党中央建议,教育部门应将近视发生率列入各学校考核指标,对各学校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学生近视防控的具体措施,如强制性开展课间眼保健操和户外活动等;教育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监测,建立学生视力检查制度,建设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系统,规范学生视力档案,及时发现学生视力变化,对不同视力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综合预防效果;推进防控信息化建设,并组织专家定期开展公益近视讲座;财政、体育、宣传等部门应围绕近视防控的经费保障、学生体育训练、广泛宣传教育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形成防控合力;鼓励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科学、严谨的干预措施。

◆建立并完善跨平台市场主体诚信档案

据《法制日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坚建议,应建立并完善跨平台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实现“一处售假、处处关店”,让售假者在互联网上无处遁形。王坚认为,要像防控病毒一样防控假货,建议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建立并完善全国联网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将售假店铺和个人的信息及时记入该档案。在诚信档案建立后,有关部门应加大惩治力度,从严治理,限制售假者的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等,提高打假震慑力。各大电商平台要加强协同治理,共享信息,积极落实诚信档案制度,及时清退不法商户;对包庇、默许不诚信商家的平台,应追究其相应责任。

◆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档案和食品监管信用档案

据《北京商报》针对食品经营奖惩制度,全国人大代表、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建议,将小市场主体纳入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档案和食品监管信用档案,对重点人员实施动态监控,并将重点人员纳入整体社会信用体系,将制假人员申请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扬制假售假即是诚信缺失,打造“诚信教育”的大众文化。同时,他提出,作为市场重点关注对象,食品安全需要从源头根治,建议建立市场监管“最前一公里”奖惩制度,并将小市场主体经营重点人员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

◆构建全民个人健康档案体系

据《每日经济新闻》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建议,推动国家层面的个人健康档案系统建设,为医学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构筑数据基础,包括有序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库的跨地域互联互通,逐步汇集居民公卫、检验检测、就医转诊等医疗健康信息,构建全民个人健康档案体系;参考国外医疗电子数据交换法案,监管机构可加速健康信息管控方面的立法,对健康、医疗的隐私管理设立标准。他指出,健康中国战略主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解决医疗资源长期不均衡问题、建设人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需要我们着力提高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我国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加速,健康医疗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以政策驱动新技术落地,有利于加快解决医疗领域深层矛盾。而目前中国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强劲,是加速升级医疗健康智能化、抢占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机遇期。

◆建立民企员工电子信用档案

据中新网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名誉主任、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运用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打造全国统一的企业员工职业信用数字平台。该平台汇集企业方、司法机关、劳动仲裁部门、商协会及其他单位的数据,例如员工岗位信息、工作成绩、奖惩记录等,建立民企员工的电子档案。蔡金钗指出,电子档案是员工在职场的一个客观记录,员工在更换工作单位后,电子档案会跟随他到下一家工作单位。新的用人单位只需通过电子档案,就可全方位准确、真实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经历、信用记录等,防止员工隐瞒过往犯罪史,给用人单位招人、用人提供直接参考。对于那些反复作案、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员工纳入征信体系监管,实现社会联防,避免不法分子坑害更多企业。有了信用数字平台之后,就可以促使员工提高自律意识,从源头上净化用工环境,减少职业犯罪,降低企业对入职员工做背景调查的成本。

◆建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

据《中国证券报》为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支持企业搭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并针对劳动者参与线上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等问题,建立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做到“一人一档”,逐步实现数据统计、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资金拨付等功能一体化。对参加线上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残疾人求职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企业在培训期间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同时,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集中推荐最紧缺岗位及相关培训课程,便于劳动者选择学习,并鼓励“订单式培训”,实现“招、培、就”环节无缝衔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6月1日 总第3532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