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资源蕴涵着灿烂的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价值。用活用好红色档案资源,让红色档案从史料中“走”出来,穿越时空,触动现代人的内心,对弘扬民族精神、始终牢记初心、坚守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红色档案展厅
“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省、市主管部门要求,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馆主动扛起“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红色档案开发形式,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以红色档案打通“红色脉搏”,打造种类丰富的红色档案文化产品,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贡献。
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主动作为
红色档案文化品牌的打造,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宣传教育紧密相连。南京市档案馆主动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要任务、重大项目,积极谋划、精心制作,打造富有南京特色的红色档案文化品牌。
1. 紧扣“四史”教育,推动档案工作服务中心、融入中心
2020年6月20日,全市首家南京红色档案展示教育室在南京市浦口区档案馆建成开放。教育室以“档案见证,南京巨变”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档案资料、文字视频等手段和元素,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发展的历程,深入反映南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取得的非凡成就。截至10月31日,已先后有近百家单位到教育室参观,使其一度晋升为南京“网红”打卡地,并成为全市开展红色教育和党员干部党性锤炼的重要课堂。2020年11月江北新区红色档案展示教育室,12月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展示教育室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
2. 找准着力点,打造红色档案宣传品牌
2018—2020年,南京市档案馆连续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等选题谋划重点宣传主题,从档案的视角讲好红色故事,为全市红色文化宣传注入生命力、加强感染力、提高影响力。2019年。为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暨南京解放70周年,南京市档案馆与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等诸多单位联合举办了3场以“胜利之光、炷照未来”为主题的寻访南京解放纪念地活动,并对活动进行了直播和推广,全网共有相关信息约6000条,网络点击总数近千万。主办“红旗插上总统府文物史料展”和“庆祝南京杭州上海解放70周年史料图片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宣传热潮。系列活动获得市委宣传部等单位颁发的2019年度优秀传播范例奖、2019年度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优秀案例。
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奠定文化基石
近年来,南京市档案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形成了诸多优秀的档案编研成果和档案文化产品。
1. 突出“南京”特色,联通共享渠道
南京底蕴深厚,拥有丰厚的“红色家底”,在红色档案资源的交流共享、整合利用、开发传承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南京市档案馆以丰富的馆藏为依托,进一步深度挖掘散落于社会各界的红色档案资源,以丰富的档案素材重现红色历史,充分发挥档案记录历史、服务当代、昭示未来的重要作用。2018年,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之际,南京市档案馆用近一年的时间,多次往返于武汉、南京两地,跨越档案、铁路等多个领域和部门,将两地档案资源集合整理、择优挖掘,精心打造“五个一”系列精神文化产品。“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档案史料展”在全国进行了巡展,观展人数近百万。“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保护和开发”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优秀案例一等奖。
2. 立足重点项目,优化整合重组
“十三五”期间,国家档案局启动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南京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摒弃“闭门造车”的单一方式,将红色档案的汇集开发工作推进到不同的专业领域。既融合了党史、历史、教育、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档案,又从专业的角度重新审视馆藏,谋划新的思路,力争以最优方式形成一系列红色档案文化产品。近年来,在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中,先后申报了《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南京民族工商业档案》等7个项目,承担了59册档案汇编的编纂任务,申报项目及完成数量均在全省档案系统名列第一。其中,“南京解放”档案开发系列成果和“江南水泥厂”档案开发系列成果获2020年度江苏省档案开发成果特等奖。2019年,联合出版《南京调查资料校注》,共计144万字,系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京城市面貌最完整、最系统、最翔实的城市调查资料。
3. 拓展合作辐射面,打造新高地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人文氛围浓厚,历史、社会、人文、经济等领域专业优势明显,文化产业发达,遍布公共服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文化传媒机构。基于这样的优势,南京市档案馆主动加强跨界合作,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更加强大的工作平台。
优势融合,打造系列品牌,凸显独特价值
近年来,南京市档案馆针对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多采用系统性开发的模式,形成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品矩阵。2018年9月16—1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文献纪录片《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讲述了以陈范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民族实业家在南京沦陷期间与日军机智周旋,坚持“不资敌、不合作”的故事。该纪录片是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江南水泥厂”档案系统性开发产品之一。以该系列档案为基础,南京市档案馆与高校、媒体、工业企业、出版、文博、影视制片等十数家单位合作,进行共同开发,共编纂完成8本档案汇编、1本档案编研书籍,拍摄1部纪录片(两集),举办数场展览,发布多篇研究性文章,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跨界合作,探索合作模式,提升开发利用效能
自2018年起,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进入“高峰期”,其中涉及跨区、跨馆、跨部门、跨领域等多种跨界合作,将各方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合,打造合作互动平台。2018年3月,“江淮之子——周恩来与南京、淮安图片史料展”开展。筹备之初,一方面,南京市档案馆整合了本馆、南京市委党史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等南京本地的多家部门、纪念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拓展工作渠道,与淮安市积极沟通,合作完成展览设计制作工作。据统计,“宁淮”两地观展人数近22万人次,仅南京观展人数就达12.5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多措并举,融入创意元素,营造红色氛围
南京市档案馆注重红色档案文化推广中的细节设计,敢于善于使用新兴手段,同步融合现场活动、主题展陈、影视作品、系列书籍、期刊读物、微信微博以及公益宣传、快闪视频、图文视频直播、H5微网页、专题网页等方式,强化情感共鸣与参与感,深化红色内涵,传递红色精神。强化红色档案文化产品的互动性,将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利用馆藏红色档案、文献资料,以开办讲座、组织参观、培训演示、实践体验等形式,开展了档案职业体验日活动和“档案伴我成长”“寻找钟山抗战遗迹”等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参与的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红色档案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立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需求的多元化和普遍性更加要求档案馆必须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增强“档案味”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红色力量。
南京市档案馆尝试通过推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红色档案文化成果,面向不同类别的受众,增强内容黏度,拉动传播效果。面向中小学生和青少年,与13家学校和社区共同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开展优良传统教育、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市档案馆成为学生红色教育的第二课堂。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创建市级机关“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用红色档案为党员群众、广大市民搭建起学习教育的桥梁,激发干事创业、接续奋斗的精神。打响“金陵档案进校园”品牌,联合金陵科技学院举办“金陵档案进校园之南京历史文化教育讲座”系列活动,开设10个专题讲座,围绕讲座主题展出了许多珍贵历史档案,受到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好评。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南京市档案馆要做好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四个得以”的重要论述,牢记嘱托、保持恒心,保护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宣传守护好红色文化,发扬传承好红色基因,贡献档案智慧、彰显档案作为、书写档案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