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应用叉车、货架等物流设备,有望如“滴滴打车”一样共享,而不用重复购买。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华清科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科盛”),在“两区”建设的新机遇下,布局研发“生产企业内物流数字化精益物流共享平台”,打造生产企业物流资源领域的“滴滴打车”,用数字化经济领域新技术方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众多生产型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直从事生产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华清科盛技术团队发现,在生产智能化之外,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的智能化对提质增效也尤为重要。“生产企业内部物流资源一般是分散的,内部物流智能化改造,可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和物流资源利用率,经过测算,在企业内物流智能化改造上的投资回报是产线智能化投资回报的5倍。”华清科盛CEO王凡说,早在2011年就注册成立了公司,在当时物联网技术起步发展的背景下,专注生产企业内物流智能化业务,也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之一。
得益于介入生产企业内物流智能化领域较早,对行业领域共性痛点及不同企业的共性需求深入了解,华清科盛多年来研发积累了一大批专利技术。以其中的UWB定位技术为例,针对生产企业设备布局密集、易遮挡定位信号的行业难题,华清科盛研究开发室内定位技术,最终自主研发的技术与算法,可实现“缺维解算”,即便是在信号干扰严重的环境下,也能精准定位人员、车辆、货物等物流资源,结合位置信息提高物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在华清科盛服务企业开展业务中,逐步摸索形成了针对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内物流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同行业领域中,不仅能满足关键共性需求,还能根据自身经验积累,为企业主动设计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
捷豹路虎汽车在国内的一个生产工厂物流智能化是华清科盛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该工厂的汽车选配范围多达数百项,每一种选配对应的是零配件的不同,生产过程中需要快速配送的零部件大大小小达1500多种,也因此内部物流智能化改造较为复杂,智能化以后对提升产量意义重大。华清科盛凭借综合解决方案实力赢得了该工厂项目,第一批改造落地后,提升产能的效果超出了该工厂外国专家的预期。经过近5年的推进,华清科盛已经完成了该工厂所有生产车间内物流的智能化改造,支撑该工厂日产汽车超千辆,每60—90秒钟下线一辆新车。华清科盛服务该工厂内物流智能化项目不是个例,当前国内有80多个活跃的汽车品牌,其中50多个已经与华清科盛达成内物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面的合作,华清科盛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内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华清科盛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北京经开区的产业环境与营商环境。”王凡坦言,在华清科盛参加一次区内组织的“双创”活动中,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得到管委会相关部门的深入了解及支持,为企业深入介绍了区内的扶持政策,引导申报获得了相关扶持,同时相关部门还主动为华清科盛对接上下游企业,促进协同发展,如今华清科盛已经与京东集团、北汽新能源等各产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北京经开区加快推进“两区”建设,让华清科盛看到了新机遇。王凡介绍说,北京经开区发布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意味着华清科盛将得到更多政策扶持。在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中,将数字经济产业作为重要推进发展的产业,华清科盛作为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践行者,将继续研发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已经增加投资启动“生产企业内物流数字化精益物流共享平台”建设项目。
“通俗地形容,生产企业内物流数字化精益物流共享平台就是生产企业物流设备领域的‘滴滴打车’。”王凡介绍说,生产企业购置配备的辅助生产设备,一般可满足高峰生产阶段的应用需求,因此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许多辅助生产设备就会出现闲置;经过调研发现,一台物流设备的利用率最多在40%—60%,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叉车、货架等内部物流设备具有通用性,特别是在相同产业领域企业通用性较高。华清科盛搭建的共享平台,将对接众多生产企业,捕捉并分析内部物流设备的应用状态;生产企业遇到生产高峰时,不用重复购置,通过平台选择租用附近企业设备,减少资金投入,满足生产需要。
如今,华清科盛正有序推进“生产企业内物流数字化精益物流共享平台”开发迭代工作,已经在汽车、汽配、重工、家电等领域完成试点应用。随着平台优化升级,将推入到更多相关产业及相关区域,扩大应用规模。北京经开区各产业企业高度聚集,华清科盛也将依托该平台,推进企业之间的辅助生产设备共享,用数字化技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