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5-1948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亦庄时讯
亦城史话 | 四合庄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2021-03-15 10:43:281317次

上一期,小亦为大家介绍了同义庄的由来,今天我们精彩继续穿越时光的长河,一起来了解四合庄的变迁。

四合庄

四合庄是原属大兴区瀛海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四海庄北侧,怡乐庄东侧,宝善庄南侧。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官准南海子招佃垦荒,京商申昌号木厂老板购买“龙票”在此置地。后又转手让给了张、陶、顾、李四姓人家。经共同商议,定庄名为“四合庄”。

张家是满族人,原本满姓明,后改汉姓张。其后人张增华,早在解放前就病故了,就靠其妻明老太太雇用长工耕种维持家业。相比另外三家,数张家地少。后来,张家的女儿嫁给了陶家,两家结为儿女亲家。

陶家原籍浙江绍兴陶家堰村,祖辈陶玉衡早年经商闯荡来到北京。其子陶清廉生有五个儿子,其中老三陶润波是民国初有名的大律师。史料记载,他曾是1917年轰动全国的一桩高官“诈财案”的三大辩护律师(陶润波、邓容、刘崇佑)之一。老四陶润章与老三陶润波是孪生兄弟,最初在京城一家茶叶店学徒,后听说南苑(南海子)招佃垦荒大有商机,便来到海子里。陶家兄弟经过艰苦奋斗,几年的工夫,扩展土地到五百余亩。听当地老人说,从四合庄西到四海庄西都是陶家的地。并建有前后两层院的棋盘心砖瓦结构的陶家大院。但到了后人陶英这一辈,因赶上兵荒马乱,再加上管理不善,陶家经历过穷了富、富了穷的日子。曾把大部分土地典当得仅剩下几十亩。后来因种棉花赚了钱,才又把地赎了回来。

顾家的主人叫顾守仁,清末曾在翰林院里当差。不过,在四合庄置地并不多,而且本人也不亲自到此经营庄子。都是由焦姓管家代为管理。由于顾、焦两家关系极好,后来顾家把四合庄的家产全部给了焦家。

李家的主人叫李兴武,由于他家早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破了产,所以,现四合庄健在的老人中,没人能说得清李家的事了。

在四合庄周边,还曾有冀庄子、富有庄、宝树庄、六合庄、宝隆庄、康庄子、力田庄和宝善庄等小庄子。新中国成立后,大都并入四合庄为一个行政村,其中数冀庄子最为富有。冀家原籍河北玉田县,北京城里的麻花胡同就是冀家的,被人称为“麻花冀家”。冀家在海子里置地多达三十顷,雇用长工有几十人。由孟姓管家代为管理进行转租,被人称为“二地东”。后来,由于这位孟管家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终因疏于管理而酿成一场火灾,导致冀庄子彻底破了产。另一个较大的庄子宝善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划归到鹿圈大队,与其附近的小庄子形成一个行政村。

据当地老人曹金铎先生回忆,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四合庄主要住有张姓、周姓、许姓、冀姓、焦姓、王姓、陶姓、李姓等十几户人家。到2000年,全村已发展到370余户,1300多口人。为了便于管理,被划分为四合一、四合二两个行政村。

四合庄1946年属河北省大兴县四海乡。1948年先后属北平市23区、14区、11区。1952年属北京市南苑区红星集体农庄。1958年属大兴县红星公社太和大队。1984年属太和乡。如今,村民都已移居到在原村址北侧新建起的南海家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