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小亦为大家介绍了四合庄的由来。今天我们精彩继续,穿越时光的长河,一起来了解瑞合庄的变迁。
瑞合庄
瑞合庄村位于南海子东南部,南距屈庄四里许,北与下十号、西与宏农庄毗邻。全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河北省河间和肃宁籍人,约占全村人口的80%,因此,直到现在村民还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
据村中老人讲,大约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家住肃宁梁村镇的刘凤山听说北京南海子已官准招佃垦荒,觉得是个发展的机遇,就借了些钱,约上同镇的解清江和兴村乡油店村的刘春香一起来到北京,又相识了北京人杨四聊,四人共同商定,一起到南海子认垦地亩。因当时南海子北部、地理位置好的荒地早已被清廷官宦、上层太监和京城绅商占有,他们只能来到南海子东南部,也就是瑞合庄这个地方。这里虽然距京城较远,土地条件也较差,但置办费用低且三年不用缴纳租税。因此,就决定在这里应招垦荒了。没干多久,他们觉得这里地太多、人太少,实在人手不够,刘凤山又把梁村镇北曺庄媳妇娘家弟弟杨瑞轩和本家兄弟杨瑞泉及同村的侯嘉良等四人也劝说来到南海子,他们共置荒地上千亩,开始在南海子垦荒,这就是瑞合庄初建庄时所称的“穷八家”。
当时南海子的东南部区域遍地杂草丛生,低洼贫瘠。穷八家在此置地垦荒第一年,他们用牛车拉着犁耙等农具来到这里,每人各搭起一个窝棚安顿下来。因侯嘉良与亲戚在一个锅里吃饭,后来才有“八间窝棚七个烟囱”之说。至今,流传有“穷三杨(杨四聊、杨瑞轩、杨瑞泉),富二刘(刘凤山、刘春江),中间夹着解老头(解清江)”的顺口溜,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穷八家”艰苦创业的情景。那时候,南海子这个地方,除了一人高的荒草,什么也看不到。开荒时,每人身上就系一个包袱皮儿,既能擦汗,又能遮羞。
第二年他们从老家带来玉米籽,播种在头年垦荒好的土地上,然后继续扩大开荒面积。到了秋后,他们把收获的玉米拉到青云店、马驹桥等大集上去卖,带着收获的喜悦返回老家。从南海子到肃宁老家足有四百多里,感到总是这样往返奔波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商量决定在南海子地边择址脱坯建房,把妻儿老小也都带来在此居住。就这样,他们在此建起了一户户的土房,人越聚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村落。大家商议要给村庄起一个名字,有人提议,八户中有两位人名带有“瑞”字(杨瑞轩、杨瑞泉),而“瑞”字又是吉祥之意,同时又希望大家永远合作下去,最后一致同意叫“瑞合庄”。
后来,在瑞合庄西南侧二里许,又有五家从河间、肃宁一带来南海子垦荒的老乡,他们在此处也建起了土房,形成了一个南北条形的小村落,被当地人称为“一条龙”。这就是瑞合庄“穷八家”之外的“五姓村”。分别是陈相林、任凤元、赵瑞林、都孙氏、解赵氏五家。由于庄小人少,又距瑞合庄不远,也就干脆随着统称瑞合庄了。
时光荏苒,瑞合庄人口逐渐增多,大家一起动手,在庄子四周圈建起了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20米、高约2米的土围墙,瑞合庄成了南海子里一个不小的村落。虽大部分都是来自河间、肃宁的老乡,但人与人之间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形成了“穷人”与“富人”的两极分化。穷八家中,杨瑞轩因意外得到一笔外财而成为大财主。
瑞合庄北侧有个庄子称“下十号”,是清宫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的庄子。小德张依仗隆裕太后对他的恩宠和纵容,拼命敛财。他虽仅当了三年总管太监,可所敛之财超过前任李莲英。史料记载,除了在北京永康胡同建有庞大宅院,并开有“永庆号”和“永存号”两家当铺,又在天津置有洋楼12座,还在老家静海置地17顷,另在南海子置地20顷,建起“大祥庄”庄园(下十号)。不过,这些财产,后来都被他的继子张彬挥霍变卖。在变卖“下十号”这两千亩地时,中间人正是瑞合庄的杨瑞轩。由于张彬卖地心切,被杨瑞轩狠狠地敲了一笔。据说,卖家的条件是,只要顺利成交,只收十五顷的钱,余下五顷归中间人杨瑞轩所得。就这样,杨瑞轩白白获得了五顷地,成了海子里的一个大地主,在瑞合庄盖起了有数十间砖瓦房的“杨家大院”。
瑞合庄1946年隶河北省大兴县四海乡;1955年属太和乡;1958年属红星公社太和大队;1984年属太和乡;2000年属瀛海镇。为了便于管理,瑞合庄曾在1960年前后分为瑞合一、瑞合二队(后改为村)。又于1994年,把南侧的屈庄合并到了瑞合二村为一个行政村。如今,瑞合庄村民搬到南海子公园东南侧新建起的南海家园社区,过上了城镇化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