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5-1948
当前位置:首页 > 亦庄时讯
全文来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实施方案发布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2021-03-26 10:37:551114次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20〕10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结合本组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立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一阵地"发展定位,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积极落实《总体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将亦庄组团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战略定位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总体方案》要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瞄准国际创新前沿,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4+2+1"开放格局,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完善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商务服务业及科技服务业,聚焦数字经济产业,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进一步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将亦庄组团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聚集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三)发展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开放创新,积极响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以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北京关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将亦庄组团建成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运输往来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二、实施范围

  亦庄组团共27.83平方公里,北至北环东路和科创一街,东至经海路、经海五路和经海九路,南至新南区南街和朱辛路,西至宏达北路、博兴路、泰河路、博兴三路、亦柏路和瑞合路。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建设高精尖产业阵地

  1.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重点支持企业联合大学、科研院所开展集成电路、下一代显示技术等领域的先导工艺研发,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探索不招标项目采购,简化重大项目在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等方面程序。鼓励企业进行"卡脖子""白菜心"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制,组建集成电路专利池,在专利维护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进口设备免税政策,为重点企业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提供通关便利。引导企业开展应用场景建设,带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迭代升级和示范应用。研究制定鼓励区域内协同采购专项政策,实现区域内循环、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效应。

  2.打造新能源及高端汽车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

  探索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手续进一步简化,探索研发测试车辆突破进口数量和进口时限要求。建设自动驾驶管理政策先行区,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推广进行创新性监管,构建适度超前的政策管理体系。开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展多种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测试验证,允许自动驾驶出租车、物流车探索商业化运营。鼓励企业开展高精地图数据采集、传输、审核加密和实时高精度动态地图更新等试验。

  3.打造机器人和先进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应用高地

  支持特种机器人、医疗健康机器、人机协作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高端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公共服务机器人六大领域发展。支持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专用装备五大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支持含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三大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支持机器人特殊场景应用,打破应用场景的限制和障碍。为科技冬奥、无人工厂、远程医疗、无人配送、新零售、平安北京等诸多应用场景提供政策保障。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鼓励机器人和先进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首台(套)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或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搭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的产业服务体系。探索企业中试环节的进口设备纳入免税清单。

  4.打造全球领先新一代创新医疗健康与服务产业集群

  药物器械审批方面,探索设立"人类遗传资源服务站",采用负面清单的审批流程,先行先试缩短国内生物医药研发主体开展国际合作研发的审批时间,鼓励原创药和原创医疗器械在国内国外双报双批。在区内设立"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借鉴美国510k审批机制,先行先试大幅度降低不必要的临床实验,同时服务企业申请美国FDA、欧盟CE等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推动医学检测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工业用地建设第三方临检所。释放现有有能力的企业资源,在区内成立药物及创新器械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推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数字化和国际化。

  原料供应方面,依托区内的中关村国际生物试剂物流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企业科研生产所需试剂、仪器设备、生物样品等进出口绿色通道,加速急需医疗器械和研发用材料试剂和设备通关。在区内探索原料药等现有限制类产业豁免突破。

  临床方面,鼓励区内三甲医院,联合北京市其他三甲医院建立"创新临床医院联盟",依托"创新临床医院联盟"探索开展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允许已在国外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创新临床医院联盟"有偿使用,推动临床使用中产生的数据用于补充临床研究。同时探索将临床急需少量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先行先试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

  (二)做优两大服务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培育高端服务业竞争优势

  进一步优化区内企业上市挂牌支持政策,支持券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组成联盟为区内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提供服务。积极培育国际商务服务产业。积极推动会计、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一批专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发展,争取包括国际咨询公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人力咨询公司等企业在亦庄组团内落地。鼓励区内商务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业务。

  探索在亦庄组团开展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高价值专利服务覆盖范围,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搭建开发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做好专利管理规划,引进一批社会化、专业化专利管理品牌机构,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发区分中心。

  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激发科研成果转化活力。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制造、销售、贸易、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在亦庄组团布局,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园区。支持区内企业在集成电路、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产业领域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市场资源,打造多层次、跨领域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探索优化对科研机构访问国际学术前沿网站的安全保障服务。对区内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实行"报备即批准"。

  6.促进科技文化创意融合

  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申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企业许可证"。推动建设网络游戏公共服务平台,打造5G云游戏发行平台。推动设立网络游戏审批绿色通道。引导商业银行等投资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展文化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和文化知识产权保险等金融业务。

  (三)聚焦数字经济,打造智慧亦庄片区

  7.积极落实数字经济规则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软件实名认证、数据产地标签识别、数据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针对企业的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探索构建国际数据跨境流通服务平台,促进制造业企业跨境数据交换。探索制定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规则。探索创制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标准及数据交易流通的定价、结算、质量认证等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探索开展数字贸易统计监测。

  8.统筹数字产业化布局

  推动信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进一步聚集信创企业,加快培育国产信创技术体系,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自主可控数字产业生态环境,推进通明湖国家信创基地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及社会资本合作,着力提升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探索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商业化运营模式。超前布局6G、量子技术、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占据创新制高点,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9.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产业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落地、研究院项目开工建设、国际大数据交易中心落地。支持传统工厂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建设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及标杆工厂,鼓励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企业申报北京市级智能制造标杆、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支持骨干制造企业与"5G+云+AI"企业联合搭建工业云平台,构建"端、网、云、用"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集聚生态。引导工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进行供需对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推进养老、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和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丰富服务产品供给,促进生活消费方式升级。推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服务、法律服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网络游戏、数字广告、互动新媒体等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四)营造国际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0.拓宽国际合作平台

  支持国际组织落户,鼓励引进境外国际行业组织。推动更多国际会议会展在亦庄组团举办或建立永久会址,巩固提升"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5G大会"、"IC World大会"、"世界健康大会"等国际会展活动。重点加快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中日青年新创园即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园、中日气动元件产业园加快投产,促进打造中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交流的空间承载地和产业服务中心。加快中法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园挂牌,推动智能制造学院建设。

  11.加大国际招商力度

  加强渠道拓展,重点对接使领馆。同使领馆等机构建立工作联络机制,组织活动宣传推介开发区营商环境。优化海外工作站布局,拓展海外招商渠道。

  采取委托的方式在美国、德国、法国等产业发达地区和国家建立驻海外工作站,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探索派驻人员长期驻外招商、宣传。充分利用国际第三方资源。继续挖掘有促进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能力的和海外资源的机构及中介,加大宣传开发区招商奖励办法的力度,完善开发区海外布局。

  12.优化国际人才服务体系

  放宽高科技领域外国人才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试点开展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持续完善外国人办事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简化外籍人才出入境、居住、住宿、工作签证等手续。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推动国际医疗资源落地。高标准打造产业配套型国际人才社区,加快示范街区、国际医疗、高端商业等项目规划布局,营造复合多元的"类海外"城市生活场景,提升国际一流服务水平。

  (五)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

  13.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科技、信息传输、金融、商务服务、教育、医疗、环保等重大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坚持对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企业市场准入不再额外设限。鼓励外商投资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一口受理"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解决机制,完善投诉接收、协调转办、研究处置、及时反馈的闭环处理流程,规范处理程序,提高处理效率。完善外商投资综合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外商投资促进政策,推动外资企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统筹制定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和集聚发展重点产业的支持措施。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14.创新服务贸易管理

  为研发、执业、参展、交流、培训等高端人才提供签证便利。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对区内企业、交易单据、人员、资金、商品等进行追溯和监管。

  15.推进贸易便利化

  持续落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应用领域。争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适度放宽医药研发用小剂量特殊化学制剂的管理,支持在区内建立备货仓库。对符合政策的区内研发机构科研设备进口免税。

  16.加快亦庄特色综保区建设

  按照建设科技创新为主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思路,探索智慧型综合保税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供应链管理、保税服务三大业务,着力发展保税研发、保税检测、保税展示、融资租赁等高端新兴业态,打造保税高端制造平台和科创平台。围绕国家关键领域的卡脖子环节,引进先进制造业企业,聚焦研发、中试和小规模生产环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监管为手段,对产业链中关联度高的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

  (六)资金流动便利,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17.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可以参与外债额度共享业务。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区内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跨境融资,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研究简化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或外资股东发行熊猫债券等相关手续。支持在区内设立外资期货公司,积极参与探索我国期货公司跨境投资业务试点和其他新业务试点。探索允许国内券商和期货公司通过海外代理机构以闭环的方式向境内投资者提供境外优质期货产品。

  18.扩大金融领域开放

  争取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和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支持区内银行为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支持在亦庄组团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境内设立符合条件的投资性公司,依法合规设立财务公司。支持依法合规地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境内外私募平行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财务公司获得结售汇业务资格,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买方信贷和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

  19.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推动重点行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便利化。支持区内企业参加外债一次性登记,不再逐笔登记。切实保障真实合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办理,支持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优质跨境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和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境外投资。积极推动区内金融机构落实外籍人员薪酬结汇便利化工作。

  20.促进金融科技创新

  围绕支付清算、登记托管、征信评级、资产交易、数据管理等环节,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支持金融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发展成果,建设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支持金融科技重大项目落地,鼓励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支持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建立应用场景发布机制。积极争取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场景应用在亦庄组团试点。

  (七)人才流动便利,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21.大力集聚高精尖人才

  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吸引政策,支持亦庄组团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海外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探索在亦庄组团实施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设立外籍科学家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机制。探索优化非标准就业形式下劳动保障服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内办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2.探索过往资历认可机制

  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并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金融领域有法律法规考试等特殊要求的,须通过相关考试并符合要求的条件)。

  (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3.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政务服务"软硬件"升级。推行行政审批极简化改革,将告知承诺、备查等审批改革嵌入基于法人链的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探索实行证照联办、一链通办、综合许可证等改革。试行政务服务事项备查制改革,对风险较低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纠正的事项,按照"标准自行判别、权利自主享受、资料自行留存、责任自我承担"的办理方式,由市场主体或行政相对人自主登记即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政府不再审批。探索独立审批人制度改革。统筹组织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协调落实项目支持政策。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政府配套服务"改革。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个性化定制审批流程,探索开展在线远程核查和评审评估,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按照"小政府、大社会、专业化"的原则实施大部制改革,重构"准入-审批-管理-执法"链网式管理机制。

  24.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

  优化完善招商体制机制,拓宽国际视野,探索外资引进、企业日常服务、企业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队伍。持续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探索以行政机关性质实施市场化用人方式,探索专业雇员、专家顾问等多种形式选人机制,不断激发干部潜能。

  25.优化空间资源保障

  强化土地资源管控。划定、公布亦庄新城工业用地一二级红线范围,做好产业发展用地资源总量保障。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用地利用方式,工业用地完善推行先租后让、达产出让。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区内先行先试,研究入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容积率、建筑规模等规划条件及实施路径。探索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市政、交通、工业用地复合利用。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冲突前提下,实现一宗地块具有多种土地用途、建筑复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不得分割转让。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土地精细化管理,探索制定产业链用地方案。制定城市更新规划,试点建立工业用地强度提升、土地使用价值挖潜等城市更新政策,试点打造"活力街区"。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积极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

  26.健全开放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

  完善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标准,制定市场主体诚信管理办法,实施经营者适当性管理,按照"守法便利"原则,把信用等级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主动披露制度,建设面向公众的企业诚信监管平台,实施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

  (九)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开放

  27.推动形成统一开放市场

  加强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有效期内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取得生产经营资质、认证的企业搬迁到自贸试验区后,经审核继续享有原有资质、认证。逐步实现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标准互认和采信、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采信。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构建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在区内打造"源头培育-资本催化-中试扩大-量化推广-技术转移"先行示范区。

  28.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以共建先导基地为契机,完善加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打通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与科技创新片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聚合区域内龙头企业及行业链优质能力形成跨协同创新的数智化资源,搭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落地,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发挥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作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打造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京津冀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走廊。依托京广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间智能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产品研发设计、系统集成、试验检测、展示交易等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亦庄组团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亦庄组团的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及相关工作方案、年度计划的实施,协调解决跨部门重要事项和问题,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联系,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深入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实操性研究,有效支撑自贸试验区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二)强加责任落实

  由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协调,建立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与配合单位,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按时间节点安排工作进度,深入研究具体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如遇重大情况、重要问题及时上报商议。

  (三)健全法治保障

  制定片区管理办法,建立公正透明、体系完备的法治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多措并举提高行政法治工作队伍的素质。通过立法形式加快完善自贸试验区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保障积极参与改革创新干部职工的权益不受损害,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法治保障环境。

  (四)强化招商工作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提升"全员招商"意识,加强全球高精尖产业系统监测,建立健全覆盖萌芽中和领军型企业的全程化招商体系。

  (五)做好评估推广

  做好总结推广,邀请第三方机构适时开展重点试验任务效果评估,定期开展整体试验效果评估,有效总结经验,对评估效果好的试验内容,提出复制推广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

  (六)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会展论坛渠道,加强开发区营商环境、创新场景、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自贸试验区建设新进展、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和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

  转载自北京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