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年中经济观察(三)
前沿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走高质量发展的北京经开区,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最青睐什么样的“发动机”?
土地配置能够引导产业发展。这类土地就是产业用地。我们从上半年出让和城市更新升级的产业用地项目中可以读出一些信号: 上半年,北京经开区出让工业用地8宗,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意向51个项目,加速引聚高端项目优化完善产业生态,通过土地高效利用这个“如意画笔”绘制出了经济发展新图景。
盘活存量控制增量 双管齐下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全国工业土地出让年限一般为50年,从统计数字上看,企业的平均寿命明显少于50年。”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吴克宁说,根据市场调查统计,企业的产业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20年,主要集中在15年左右。
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市场调整、自身经营等众多原因,使得部分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就会造成一方面这些手里的土地不能应用尽用,另一方面区域用来招纳更优秀企业的工业用地资源严重缺乏,一多一少就形成了制约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试点土地创新政策,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保障经开区高精尖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经开区按要求先后施行了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方案及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分别从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两个角度发力,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其中,施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方案后,在亦庄新城范围内采取工业用地“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方式供应。按照工业用地招拍挂程序确定土地竞得人并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年限原则上为五年,出让年限与租赁年限之和不超过20年。租赁期满经考核满足达产标准的,可按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或续租手续。用土地管理的灵活性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对于现存低效利用土地,经开区鼓励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经管委会批准后,土地使用权人可通过产业升级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提容增效。允许工业项目转型为产业园区,建成时间不少于六年的工业项目,经批准可以转型为产业园区,同意以出租房屋的方式引进产业项目。提倡政府收储、回购,原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提倡以合理的补偿价格收储回购的方式盘活重新利用。
城市更新引聚大项目推进产业升级
在路东区III-2街区A6M-2地块,挖掘机轰鸣,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亦庄东工业区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设正酣,以产业升级为主的亦庄新城城市更新拉开大幕。
这是亦庄新城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第一个区域协同合作的项目,原本该片土地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的落后产能老旧厂房,在经开区的引导下,亦庄镇对该地块老旧厂房进行拆除腾退,腾笼换鸟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随后,经开区管委会和属地政府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为导向,在腾退后的亦庄东工业区建设生物医药标准厂房、研发楼及配套设施,打造一个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在经开区的统筹下,区内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达成了入驻该产业园的意向,在这里将研发成果产业化。一个土地低效利用的地块,正在向亦庄新城产业发展重要空间华丽转身。
亦庄东工业区的腾笼换鸟只是经开区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截至6月中旬,已积累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意向项目51个,其中29个项目已提交更新策划方案。更新转型方向包括生物医药、5G通信、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经开区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
经开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项目性质、产权方特点、成熟程度将项目进行分类,分批次、分类别、分层次纳入城市更新体系,推进项目更新。针对经开区已认定产业园区,将按照园区经济贡献分层分批纳入城市更新体系。
与此同时,经开区加快推进工业、住宅、商服用地入市,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完善区内配套设施。截至6月底,共出让工业用地8宗25.86公顷,出让年限全部为20年。其中,九州恒盛、江丰靶材、智通物联网、京广协同、凯德5个项目共涉及15.57公顷工业用地项目按“先租后让、达产出让”方式供地。目前5个项目正在同步进行项目入区、综合实施方案、供地的推进工作。未来落地投产后,将补充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中,促进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