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在轨运行21个小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夙愿。今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3名航天员在核心舱驻留了3个月,紧接着,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正在执行为期6个月的太空任务。回望历史,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留下的浓墨重彩比比皆是。与累累硕果一同形成的还有探月工程档案、载人航天工程档案、空间站工程档案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档案。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在技术文件形成、积累、预立卷等过程中完成了155万余册资料归档。这些档案见证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恢宏发展历程,为“强国空天记忆”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档案基础。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航空航天档案(以下简称“空天档案”)的利用服务成效,阐释其在记录空天事业发展、完善管理流程、推动记忆构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何更好发挥其作用的3个条件,以供参考。
回溯历史,忠实记录逐空史诗
东魏时期的《洛阳伽蓝记》有云:飞天伎乐,望之云表。虽然古人受制于科技水平不能“上九天揽月”,但依然对飞天姿态加以想象和描绘。古有中国明朝万户研制的火箭飞椅,近代有法国蒙特哥菲尔兄弟进行的气球实验,而自现代科技诞生以来,各国航空航天事业如火如荼。空天档案忠实地记录了人类飞离地球表面的诸多尝试,是回溯空天探索史诗的第一手材料。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空天档案的种类多样、主题丰富、历时久远,忠实记录了人类空天探索的历程。2009年,欧洲航天局开展了一项口述史项目,将28件访谈档案上传至指定网站,供公众阅读浏览。该口述史项目旨在保存欧洲太空计划中核心成员的工作记录,专家工程师多从个人角度回顾空天研究经历,还原诸多空天探索的重大事件。除口述历史档案外,许多空天影像档案也通过档案机构的公共服务平台在网络终端广泛传播。如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大批档案馆加速了档案数字化进程,英国航空航天图书馆于线上开放视频档案资源,涵盖英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早期的大量视频资料。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亦早有利用社交媒体促进档案资源在线访问与利用的先例,如在网络相册Flickr上发布阿波罗计划照片档案,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宇航员和空军的日常训练视频档案等。
观之国内,空天档案的记录和开发工作也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而不断完善。2009年,航天档案馆出版《新中国60年》大型历史书籍“航天工业”行业篇,其中讲述了重大航天事件史料的抢救和修复工作。2016年适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航天档案馆又完成了《中国航天60年大事记》的编研工作,整理出一部系统记载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重要史料。2019年,航空工业档案馆策划了“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创建与发展”展览,按照时间脉络,翔实地展现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创建与发展的艰辛历程和主要成就。通过纸质档案、珍贵老照片以及实物讲述航空故事,透过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艰辛实践,传承档案工作使命、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回溯历史是档案的固有功能,借助这一点,空天档案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提供科普性的公共服务已成潮流。空天档案跨时空、多类型的特性也为档案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开发利用空间,档案馆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挖掘馆藏内容,突破时空限制,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向公众呈现人类逐空史。
贯穿当下,主动赋能项目流程
以空天档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防项目档案门类品种多样、保密级别较高,且涉及的技术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繁多,因此,空天档案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空天档案正在逐步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覆盖到位。2007年,原总装备部档案馆申报“载人航天工程档案资料数据库(一期工程)建设”科研课题,提出并实践了档案信息提前收集、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的创新管理模式,为后续收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0年后,空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开始实施。2017年,航天档案馆对以三维数据为重点的长征七号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和部署,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研制。以此为试点,我国航天科技集团首次将电子文件归档全面纳入型号技术文件归档工作中。无论是萌芽阶段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还是较为成熟的电子文件全流程归档,均需要档案部门和各单位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以各项重大工程的电子文件归档为起点,全面推进数字化归档及归档后统计、开发、利用等工作,配合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2017年9月,《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印发,明确要求项目推荐单位每年10月底前向国家档案局科技管理部门报送科技项目进展情况。这说明空天档案全流程管理方式有利于科技项目的统筹管理,是档案系统与其他各类系统有效衔接的保障前提。以空天档案的全流程一体化建设为例,档案部门需要打开思路,主动嵌入核心业务,在保证档案工作质量的同时,为主要业务提供档案凭证或参考,切实提高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
展望寰宇,推动构建“空天记忆”
档案是过去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追溯星空宇宙更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夙愿,二者之间存在过去与未来的横亘,存在已知和未知的对立,但档案工作者仍在不断探索档案联通浩瀚宇宙的可能性。正是这些尝试让空天档案的丰富价值在开发利用中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打破种种局限的宝贵财富。
放眼国际,空天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已打破常规,在赋能科技、拓展服务、异地备份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有的档案馆充分挖掘空天档案的独特内容,探究其赋能现代科技的可行性。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生命科学数据档案馆和基因实验室中保存有数十年来国际空间站的生物样本数据,利用这些档案数据,细胞出版社汇编了多篇关于航天生物学的论文,以深化空间生物学研究。有的档案馆将空天档案视为可向公众开放的特殊信息资源,就其科普性和教育性展开档案公共服务。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档案馆曾于2017年公布了8400多张历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高清照片,并拼接成月球全景视频,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来访者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体验月球表面实感。还有许多档案机构开始将太空作为人类档案保管的新场域,做出跨疆域备份等诸多尝试。如以色列的“月球图书馆计划”曾试图用镍盘作为载体,将记录有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档案发射到月球。该计划是“十亿年档案计划”中的一项,这一系列项目旨在将数据复制到地外空间,使档案有可能在未来数十亿年里长期存在。月球图书馆、绕地卫星轨道图书馆、太阳系档案馆等看似异想天开的实践背后,正是档案工作者存留、传播和超越“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积极尝试。跨疆域留存和传播人类文明记录,或许不仅能够造福人类,还有可能推动宇宙生命和文明的进程。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强调了推进航天事业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必要性。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和完善管理模式愈发重要。因此,无论国内外,要想取得空天档案开发利用的成效,需要以下保障条件。
首先,记录并回溯完整的逐空历史需要多渠道形成空天档案。我国可以针对空天事业形成完整可靠的档案记录,不局限于工程、技术等专业门类,也可用口述音视频、书信等多种方式记录我国空天领域的关键事件节点,以客观呈现我国空天事业的发展进程,为档案的后续开发利用打下基础。其次,提升档案的赋能水平需要全流程管理空天档案。空天事业是我国占据军事、政治战略高地的关键事业,任何一项重大任务在立项之初即应成立专业档案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计划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同时,需引进全程控制方法,让档案工作者全程参与任务实施,做好基础文件完整性、系统性、可用性保障。最后,加速“空天记忆”的进程需要创新利用空天档案。以保证涉密档案安全为前提,档案部门需合理开发空天档案的丰富价值,使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让档案跨越时空,为开展公共教育、传播人类甚至地球记忆贡献一臂之力,真正彰显档案工作的“赋能”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1月25日 总第3759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