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5-194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方动态
“档案医生”修复75年前的《入党志愿书》
来源:转自中国档案网2021-12-29 10:34:14806次

近日,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迎来了一群来自江苏省档案馆的“档案医生”,他们利用专业技术为老党员陈新华修复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帮助老人圆了今生最大的愿望。

今年75岁的陈新华,几年前在整理母亲王桂英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入党志愿书》,由于历经75年,这张志愿书出现了严重破损,他就萌生了修复的念头。今年9月,在扬州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江苏省档案馆伸出援手,帮忙进行修复。在近日举办的交接仪式现场,陈新华老人激动地热泪盈眶,一个劲地说:“这桩心愿终于了了。”

江苏省档案馆专家帮忙修复《入党志愿书》

“这就是我母亲《入党志愿书》原来的样貌。”陈新华拿出这张志愿书修复前的照片,由于长时间折叠,申请书已经“支离破碎”,不仅打满了“补丁”,字迹也模糊不清。“再看看修复后的,几乎是焕然一新。”接过修复后的志愿书,陈新华喜极而泣,连连道谢。

谈及修复过程,江苏省档案馆技术保护处专家赵慧敏说,当他们收到这张志愿书时,纸张沿折痕断裂为7块,断裂处缺损严重,四周及文字均有破损,且存在白纸、胶水简单粘补的现象。“我们首先对字迹进行测试,适当固色后,局部进行潮水,揭下补纸并清洗胶水。”赵慧敏介绍,用镊子、针锥等工具将志愿书理平,再用吸水纸夹住每个碎片分别放进压书器中压平,干透后使用“丝网加固”专利技术进行拼接。

记者看到,修复后的志愿书显得完整、平整,用手轻轻抚摸能明显感觉到加固的丝网,相比之前,字迹也清晰了不少。据了解,江苏省档案馆在完成修复后,还进行了高精度仿真复制,这样更利于原件的长久保存,同时利用高仿件进行宣传教育。

母亲是一名新四军女兵,跟随部队参加了许多战斗

陈新华的母亲王桂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这张《入党志愿书》保存了75年。从志愿书上能看出,王桂英申请入党时的文化程度是“二百字”,家庭状况是“贫农”。

陈新华介绍,他的母亲经历过无数大小战斗,在著名的黄桥战役中,年仅16岁的王桂英就开始了支前工作。1943年,20岁的王桂英担任了村妇救会会长,后又代理乡妇救会会长,她带头将自已的大弟弟送去参军。由于表现出色,她和村妇女救护队的几个队员在1945年5月参军入伍,正式成为苏中一分区独立旅的新四军女兵,跟随部队参加了许多战斗,在战地后方收治伤员。

解放战争时期,王桂英随部队参加了莱芜、鲁南、孟良崮等战役,经历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王桂英继续参加了剿匪工作、土改工作、支援抗美援朝工作。

完好保存75年实属少见,是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

“母亲除了给我们留下了这张《入党志愿书》,还有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等,成了我们家代代相传的‘红色传家宝’。”陈新华说,连同这张《入党志愿书》在内的所有革命记忆,是母亲留给家人、留给儿女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家三代人参军、入党。

谈及这张《入党志愿书》的价值,江苏省档案馆宣传教育处相关负责人黄凯说,《入党志愿书》是个人向党组织的初心表白,是坚定理想服务人民的使命承诺,弥足珍贵。

黄凯坦言,王桂英的这张《入党志愿书》保存75年实属少见,具有感染力、凝聚力,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