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杭州市民政局坚持“系统科学、数字智能”的发展导向,不断推进民政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2021年,市民政局救助模式“一人一档一画像”电子档案做法取得良好成效,帮扶需求数据档案库建设和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抢救性保护工作在全省推广。
市民政局将民政档案融入民政服务工作,形成了民政系统“一套机制、十二项重点”的特色工作体系。由局党组牵头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将档案规范化建设纳入局系统双百分党建考核范畴,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深入挖掘展现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地名档案文献,开展“追寻地名文化、探究党史故事”实践活动,成功举办“党史中的杭州地名”文化展;出台《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标准化+”为突破口,明确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档案工作职责,健全完善档案归集机制,严格落实“九防”要求,配齐专业设备,全面提升档案室软硬件能力。
市民政局坚持档案整理常态化,通过档案工作实体化探索实践,切实推动档案工作良性循环。为全面展示杭州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市民政局组建工作专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万份民政历史文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去年,市民政局率先建成民政文化展示馆,获得一致好评;重点建设了一批介绍婚俗良风、村落地名、慈孝文化的博物馆、展示馆,拍摄了《天亮了》《民政的孩子》等系列专题片,让民政发展历史可观可感。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在去年全市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工作中,对照档案管理要求,市民政局主动介入,强化对涉密文件材料和涉密载体的管理,形成完整工作闭环,共向市档案馆移交纸质档案580余件、电子档案3.6GB。在全面推行公文数字归档、建档、查档的基础上,依托民政数字化建设,市民政局加强老年人、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婚姻登记人员、死亡人员等情况的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数字化档案共享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全面提高民政工作服务社会治理能级,“民生直达”等应用在全省获得充分肯定。
为全面提升民政档案保障水平,市民政局建立完善民政系统《档案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落实物业管理单位及专业协会工作职责,每半年组织一次档案应急处置实战演练,确保历史档案安全可靠;按照“属地主体、条线负责、分级管理”的总体要求,督查配齐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将档案法、档案分类方案编制、数字档案室建设等纳入民政大讲堂专题培训,提升档案实战能力;以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为目标,加快民政系统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直属单位试点推进OA电子文件归档,加快电子签章应用和电子档案管理全流程在线运行,让电子档案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增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2日 总第3825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