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资讯网讯 在山东省临朐县南西安村有片屋顶面积为26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站,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通过省扶贫基金会捐赠的光伏项目,总投资30.8万元。从书有“沐浴阳光,绽放希望”字样的电站正门望去,目之所及都是泛着幽蓝光泽的光伏阵列,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它“阳光存折”。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为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国大力推动光伏项目产业落地,同时“光伏+农业”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光伏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光伏档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正是光伏产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最好体现。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己任,以收齐、管好、用活、智享档案为主线,按照“全方位收集、全流程督办、全角度利用”原则,统筹做好光伏项目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确保群众的“阳光存折”不打折。
全方位收集,加强前端控制。将档案管理融入整个光伏建设的项目审批、申请报装、设备安装、线路接入、安全保障、验收并网等环节,做到档案管理与光伏项目建设同步开展,充分发挥参建单位、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优势作用,共同承担光伏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加强归档工作计划管控,根据光伏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等编制应归档文件清单、收集计划,采取有效的前端控制手段,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征集。编制光伏项目档案整理模板,严格要求按照模板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光伏项目档案的标准化、统一性。
全流程督办,强化质量管控。选派优秀档案员全程跟踪光伏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对光伏项目档案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建立光伏项目档案“预归档”制度,文件随时形成、及时归档,确保光伏项目文件齐全完整。开展光伏项目档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当即处理、当即解决、当即整改,促使光伏项目档案基础工作更加规范。严把档案移交审核关,制定光伏项目档案准入规则,按照“完工一个、评估一个、入档一个”的整体思路,坚决做到不达标不入库。
全角度利用,深挖档案价值。积极开展光伏项目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改变重藏轻用的现状,依托协同办公系统档案管理模块,通过数字化加工及电子文件挂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利用,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建设光伏档案信息展示窗口,强化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应用,提供档案实体借阅和电子文件的浏览、下载、打印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档案使用者的需求。简化借阅流程,推动档案信息共建共享,将光伏项目档案面向社会提供公开查阅。深入研究光伏项目档案信息资源,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整理汇编成册,将档案成果转化为工作催化剂,为后续上新、扩建项目规避投资风险提供重要参考,破解光伏电站建设、运维难题。公司结合行政区域划分,对全县3977条光伏安装信息和4249台区进行收集梳理分析,参照电网规划、台区负载率、已接入容量等对8200余条分布式光伏档案进行全维度分析归类,并用5种不同颜色分地域、分类绘制全省首个县域光伏消纳地图,定期在各营业厅、公众号、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为需求客户提供新装参考,促进域内分布式光伏平稳有序发展。
在档案的精准助力下,光伏项目的选址、建设、运营、服务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两年来,161个像南西安村这样的光伏电站逐个落地,建设速度、社会效益在始终保持系统领先,档案工作与光伏产业、乡村振兴实现有机融合,光伏电站年发电收入达1524.78万元,惠及15700户农户、3600余名困难群众,带动每村每年不低于9.6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档案小翘板”谱写出“民生大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