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州市社科院”)大门口不远处,紫荆花开满了一路,无比灿烂。
广州市社科院的档案工作者,在“东方明珠”回归25年来笃行不怠,为兰台事业增添华彩。
1997年7月1日零时,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伴护下冉冉升起。从那一刻起,香港重回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与被殖民管辖的屈辱历史彻底告别,从此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弹指一挥,二十五载。香港回归25年来,粤港两地往来更加便利,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多年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教授频繁来到广州市社科院调研、交流、参加活动等,市社科院科研人员也时常赴港做课题研究,内容涵盖养老、医疗社保、消费者权益保护、民间文化发展、企业资产重组、物联网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青年创新创业等方方面面。双方交流合作产生的档案,记录下了粤港两地文化科研机构携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难忘过往。
蓦然回首,25年来,在学术交流方面,广州市社科院和香港相关机构部门联合探索地方治理和民生建设之道,如合作完成对移居珠江三角洲的香港退休人士的调研,助力政策制定及城市规划;开展“穗港医疗制度改革”课题合作项目,提升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获得感;商讨举办展览会具体事宜,共同打造交流展示平台。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以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美名享誉全球,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一颗明珠,也是学术思想的活跃中心。近年来,广州市社科院专家赴港参加了紫荆杂志社“‘一带一路’倡议与港澳发展机遇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亚洲金融论坛”“2014年人工智能和工业应用国际会议”等影响深远的学术会议;与香港相关机构部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下共同举办了“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等学术活动,一起探讨机遇挑战,交流破解行业难题,把握科学研究前沿。
早在2000年,香港建筑实业家慈善家何耀光先生受任《广州通史》编委会顾问暨广州市社科院历史所荣誉所长,授聘仪式在广州市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特别政策实施,《大公报》以《香港经贸‘回归’珠三角》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对时任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的采访内容,为粤港更具灵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经贸安排作出积极宣传,切实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和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为香港澳门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促成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
市社科院等新型城市智库也在党的领导下,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积极出谋献智、服务决策。市社科院档案室保管有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5项重大课题研究档案、《领导参阅》刊登的23篇专题研究报告以及与香港同广东广州发展相关的理论文章共40多篇,并有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创立成果存于档案中。
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和相关口岸相继开通,大湾区内人流、物流及资金流联系加强,依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粤港澳三地在协同创新、产业协作、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步入融合发展新阶段。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特区政府带领下,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已经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以新的姿态不断闪耀在世界舞台。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也将迎来更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地文化科研机构作为“思想库”“智囊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两地人才、资讯等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为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学术智慧,让香港这朵美丽的紫荆花永远绽放光彩、散发迷人芳香。广州市社科院档案工作者也将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锚定“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转化为扎实做好当前工作的强大动力,积极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助力新型城市智库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兴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11日 总第3855期 第三版